东博会厚植互信土壤,培育中国—东盟合作之树
2022
年
03
月
16
日
2021
年
09
月
02
日
【文/东博社记者 黎敏】自1991年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以来,双方的合作之树已然郁郁葱葱、硕果累累。什么样的土壤培育出什么样的林木,根深叶茂的中国—东盟关系正是以战略互信为土壤,以共赢合作为养分,才扎得稳、长得好、结得甜。
从木到林,打造更高水平的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更需要互信为本。2020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者峰会开幕式上致辞时提出,中国—东盟要提升战略互信,深入对接发展规划。
高处谋势,实处落子。第18届东博会将继续以高层引领、以平台务实,厚植中国—东盟战略互信的土壤,为双方合作之树输送新的养料。
三十而立,闪耀互信光芒
回望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年的来路,从对话关系、磋商伙伴、全面对话伙伴再到战略伙伴关系,并携手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双方关系的不断升级正是彼此战略互信最有分量的成果。
这份成果里有诚意的加持。在东盟对话伙伴中,中国创造了多项第一: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第一个同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第一个同东盟商建自贸区,第一个明确支持东盟在东亚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中国以十足的诚意期待十分的信任。
这份成果里有危机的驱动。中国—东盟关系发展历经金融危机的海啸、非典疫情的骤雨、再迎新冠肺炎疫情的惊涛,但双方始终风雨与共,在倡导多边主义、合作抗疫的共识中守望相助,提升了彼此互信的温度。
这份成果里有机制的保障。目前,中国与东盟已经建立起各层级的合作机制,包括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外长会议、高官磋商、联合合作委员会等,为促进双方高层对话、增进互信提供了保障。
这份成果里有行动的升华。近年来,中国和东盟陆续推进各领域务实合作。特别是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战略互信的基础上,加快了发展规划的对接,目前,东盟10国均已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双边合作文件。当“一带一路”倡议对接上印尼“全球海洋支点”战略、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泰国4.0”发展战略等发展蓝图时,中老铁路、雅万高铁、中泰铁路等大批惠民生的重点项目已落地有声,给当地人民带去了满满的获得感。
东博平台,培育互信沃土
2020年11月,一场特殊的对话会让即将绽放的第17届东博会更加璀璨夺目。26日,中国共产党(以下简称中共)同东南亚国家政党在广西南宁举行了首次对话会。东南亚近40个政党,包括20多位党首、5位议长及中共代表等共聚一堂。会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和东南亚国家政党关于促进新时代中国—东盟合作的共同倡议》。借助东博会平台,中国—东盟合作的强音得以传遍四海八方。
对话是互信的前提。除了助力政党对话,东博会已成为中国—东盟高层对话的重要平台。前17届东博会、峰会共有97位中外领导人、3400多位部长级贵宾出席。通过主旨演讲、领导人会见、部长级磋商等方式,使“一带一路”建设与东盟各国的发展战略、规划更为有效地对接起来。
17年来,共有282个高层论坛绚烂绽放,涉及互联互通、产能、海关、卫生、金融等40多个领域,涵盖了中国、东盟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多个重点领域,并促成了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中国—东盟信息港、中国—东盟多式联运联盟等一批重要项目落地。
聚焦盛会,回答时代命题
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给世界留下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疫情防控”两个时代命题。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多个重要场合表示,中方愿同东盟对接《东盟全面复苏框架》,与东盟在该《框架》确定的重点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大力推进经济复苏。提升战略互信,对接发展规划,中国与东盟从未像今天这样迫切。
而围绕“提升战略互信”,于2021年9月10~13日举行的第18届东博会将策划多场重要活动,包括: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中国—老挝建交60周年、中国—文莱建交30周年纪念活动。特别是中外领导人将高规格出席开幕大会,各国将发布相关经济政策和规划,让世界听到中国—东盟回答时代命题的信心。
此外,第18届东博会框架下计划举办27个高层论坛,其中会期举办13个,涵盖RCEP、产业链、医药、数字经济等领域。通过举办中国—东盟多式联运联盟论坛暨第二届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峰会,东博会还将推动成立中国—东盟多式联运联盟,打造广西中国—东盟多式联运联盟基地。
30载铢积寸累,在中国—东盟关系的苍天大树里,友好合作的年轮清晰而深刻,它是中国—东盟关系富有生命力的力证,是东博会厚植互信土壤、培育合作之树的完美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