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博览

成功“出海”东南亚,中国轨道交通赢在哪儿?

2022

04

29

2022

03

28

【 文/东博社记者 关秋韵】从中国昆明到老挝万象,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建设铺就了全长1022千米的中老铁路,从此结束老挝无铁路的历史;在越南河内,中国中铁六局集团克服重重阻挠,最终落成河内首条城市轻轨;从印尼的雅加达到万隆,中国中铁四局集团则采用多项自主研发技术修建了印尼雅万高铁……

        据《今日亚洲》早前发布的一项东南亚民意调查报告显示,中国铁路已经成为该地域青年心中的“中国新四大发明”之首、最想带回家的“中国特产”。高速铁路,正成为一张中国名片,向世界散发着魅力。然而,中国铁路“牛”在哪儿?又缘何赢得众多东南亚民众的心呢?

中国企业承建的越南首条轻轨如今已顺利通车

缘何选择中国企业?

        首先在于整体的质量与实力。在技术上,中国铁路吸收引进了国外先进的高铁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对引进技术进行了融合与创新,逐渐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中国铁路企业在工程建造、列车控制、客站建设、系统集成、运营管理等领域的技术都已达到国际标准,中国也成为世界上高铁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建设成本最低、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后期运营维护最完备的国家。据悉,目前最新的中国铁路试验列车甚至已经跑出605公里的最高时速,这一数据也远超绝大多数国家。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中国铁路企业要在“高手如林”的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力,还要有强大的智能科技力量支撑。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调度指挥中心负责人苏继东说,“中国铁路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优秀的科技成果和专利。例如刷脸进站、铁路电子客票的广泛普及,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旅客出行的效率,这些技术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这是2021年11月21日在老挝首都万象郊区拍摄的中老铁路(无人机拍摄)。

        泰中“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副主任威伦•披差翁帕迪亦表示,泰国国内的大众交通已经十分陈旧,使用的都为几十年前的轨道技术。而中国铁路企业带来的先进技术、智能运行模式,将能极大提高中泰铁路的运营素质以及泰国综合交通的能力,这也是泰国坚持选择中国启动铁路建设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为世界上最早拥有铁路的国家之一,德国的制造工艺虽然也十分高超,但却依然存在一些不可忽略的弊病。瑞士《新苏黎世报》曾刊文称,ICE高铁正因为不准时、时常延误半小时以上、车厢内未形成完备的系统、企业疏于后期维护运营等情况而逐渐失去“世界铁路佼佼者”这一称号。而以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同为铁路的承建与运营方,其每趟列车的误差数据都能控制在4分钟之内。

越南河内轻轨吉灵-河东线

        其次,低成本与性价比正成为国际公认的中国铁路企业之优势。国泰君安证券的一份研报指出,与世界同类企业相比,以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铁路企业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其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为:时速350公里的项目为1.29亿元人民币/公里;时速250公里的项目为0.87亿元人民币/公里。而向东看,邻国日本的铁路建设成本每公里造价则高达3亿元人民币以上。

        “性价比高,并不是‘故意低价换市场’。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于对成本的控制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铁隧道集团副总工程师王梦恕坦言。

        以中老铁路为例,对于发展仍处于较落后水平的老挝而言,“经济成本”就成为其选择供应商的基础之一。老挝公共工程与运输部部长本占•辛塔冯指出,中老铁路由无数的隧道、桥梁组成,加上漫长的雨季,这是一项难度巨大的工程,对比日方与韩方,若按照中方给出的建设方案,老挝在整个建设成本中可相对节省接近百亿元人民币。

2021年9月12日,在老挝首都万象北郊的中国中铁二局中老铁路铺轨基地,希达·平蓬莎万(中)跟着中国师傅(右)检查列车。

不仅仅是物美价廉

        与此同时,国家层面的推动也为中国铁路企业的“出海”作了良好背书。据《中国经济周刊》不完全统计,从2013年10月开始,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已向包含泰国在内的多个国家表达了合作建设高铁的意愿,并达成了多个合作协议与意向。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室主任贺文萍也分析:“中国企业在国际铁路项目上频频中标与国情密不可分,中国企业大都是统一部署,政令从上到下能比较快捷地执行,交货能力强,成果往往能提前交付;而像法国、德国这样的老牌西方发达国家长期受高福利等政策影响,实际施工建设效率不高,甚至并不能如期交付。”

中国研制的混合动力米轨动车组在马来西亚投入运营,运行时速120公里

        除去上述原因,站在“买方”角度来看,东盟诸国选择中国企业还有出于地缘经济因素的考量。

        众所周知,中国与东盟多国相邻,双方可通过铁路形成更为紧密的交通网络,此举有利于提升与中国的物流、客运效率,也方便东盟各国更顺利接洽中国市场。例如泰国曼谷、马来西亚吉隆坡、新加坡这三个位居泛亚铁路网枢纽的大都会,就希望通过打破交通阻隔,来建立与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更紧密的经济联系。

如何走的更远?

        “中国铁路‘走出去’面临着国际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市场准入和技术壁垒、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竞争能力有待提升的风险。”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永福表示。

中国时速350公里“复兴号”高寒动车组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玉环也撰文分析称,高速铁路属于较为“奢侈”的基础设施投资,对资金需求极大,建设周期和成本回收周期都相对较长,面临的政治经济安全等风险极为复杂,需要中国企业正视风险挑战,政府企业通力合作,共同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因此她建议,中国铁路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需进一步提高风险管控意识和水平。

        中国铁路企业成功“出海”东南亚的历程,正是中国铁路不断发展,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轨迹缩影,而也恰是这些中国企业艰苦实干、不屈不挠、开拓创新的精神为中国成为“铁路强国”提供了力量和底气。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