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加速出海,共筑健康丝路
2022
年
07
月
27
日
2022
年
07
月
25
日
【文 / 东博社记者 唐艺】中医药发展在中国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作为中国传统的医药方式,近年来随着中国积极实施“振兴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战略,国内中医药大健康产业规模得到持续提升,并乘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东风,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效果得到国内外高度认同,更加速了中医药在国际市场的发展。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中医药产业要如何借助“一带一路”更好地“走出去”,在全球医疗健康体系中发挥更有益的作用?在中国—东盟中医药领域紧密的合作中,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的贸易利好中,我们似乎找到了答案。
中医药的出海路
追溯中国历史,中国与丝绸之路沿途各国都有大量中药材贸易。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中医药的发展又迎来新机遇。
“一带一路”,不仅是一条贸易通道, 更是一条中西方医学交流、医药贸易的通途,也是中医药“走出去”的重大机遇。“十三五”期间,中医药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积极进展。
在贸易交流方面,中医药内容纳入16个自由贸易协定,建设17个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中药类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累计达到281.9亿美元,中医药服务与产品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在药材资源方面,中国已经建设30个较高质量的中医药海外中心和56个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民众提供优质中医药服务,推动中药类产品在更多国家注册。
2021年,中草药出口超过50亿美元,增长16.5%。
中医药“走出去”离不开中药材“走出去”。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中药类产品出口额50亿美元,同比增长16.5%;进口额27.4亿美元,同比增长24.1%。
其中,凭借着地缘相邻、文化相近等的优势,东南亚各国人民对中医文化普遍认同,中医药产业在东盟地区发展可观。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不仅具体区位优势,也具备中草药资源优势,近年来积极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原料药基地建设工程,布局建设南宁、玉林两个引领核心区。其中,中国(玉林)中医药博览会(简称药博会)的举办地为广西玉林,至今已经成功举办12届。在2022年第12届药博会首次设立东盟传统药物展区,集中展示了来自泰国、新加坡、老挝等国的100多种知名药材和成药,以药博会为窗口进一步促进中医药的国际间交流合作,会上签约项目的投资额比上年增长了53.9%。
从中草药材原料交流合作,到中医药服务贸易“走出去”,广西不断发挥自主能动性走在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第一线,助力“一带一路”上的中医药交流发展。
“疫”路逆行,中医药加速“走出去”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中药材全球应用再上新台阶。中国陆续发布多语种版本新冠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享中医药抗疫经验,向28个国家派出中医专家协助抗疫,“三药三方”等有效抗疫中药方剂被多个国家借鉴和使用,为全球抗击疫情发挥积极作用。
2022年4月初,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作用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世卫组织)的认可,在发布的《世界卫生组织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专家评估会报告》中,明确肯定了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鼓励世卫组织会员国在其卫生保健系统和监管框架内考虑使用中医药治疗新冠的可能性。
东盟是中国中药材出口最大的区域性市场
中成药连花清瘟更是在中国和全世界的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连花清瘟研发、生产厂商以岭药业发布的公告,截至目前,连花清瘟胶囊已经在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上市,覆盖加拿大、俄罗斯、菲律宾、科威特等国,为世界疫情防控提供了中医智慧。
此外,泰国作为中国之外第一个中医全面合法化的国家,在2020年疫情席卷全球时,泰国中医师总会成立“中医抗疫专家组”,主动请缨泰国抗疫一线,在街边架起大锅熬制预防汤药,免费发放给民众。“中医是没有国界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泰国中医师总会会长林丹乾说。
随着《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提出,《规划》明确要加强中药材产业合作,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民众,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在抗疫情、益健康、促养生的大时代背景下,相信中医药将进一步得到世界的认可,加速“走出去”的步伐。
机遇与挑战并存
随着RCEP正式生效,区域内国家都是中医药发展的重要合作伙伴,中医药产业“走出去”迎来新红利。
日本每年从中国进口中药材及饮片约2.5亿美元;韩国自产药材远远满足不了本国市场需求,其使用的药材大部分产自中国,每年从中国进口中药材及饮片约2.5万~3万吨;东盟是中国中药材出口最大的区域性市场,例如对泰国的出口将享受较大关税减免,姜黄的进口关税将在10年内从27%的基准税率降至零关税;越南对藏红花的进口关税将在10年内从15%降至零关税等,中国对RCEP区域内市场中药材贸易出口量有望增加。
但中医药“走出去”并非是一帆风顺的,新的机遇也为中医药产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中国医药战略营销专家史立臣表示,RCEP生效也会对中国医药行业带来挑战,倒逼产业升级。因为关税降低等贸易便利,国外相关医药化工原料、创新原料药、包辅材料、医药工业机械等会加大对中国的出口力度,与国内企业进行同层次竞争,可能降低国内企业利润率,也会加快我国竞争力不强的医药企业的淘汰速度。比如,日本可能加大对中国中药材的进口力度,接着用进口中药材生产汉方产品,再大规模出口到中国,由于关税降低,日本从中国进口的成本大幅降低,中国中药企业的竞争压力进一步增大。
这意味着在加速“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医药产业应抓住机遇,进一步深化全球卫生治理合作,着力构建传统医学合作伙伴关系;深化医疗卫生合作,着力增加优质中医药服务供给,打造高水平中医药海外中心;进一步加强中医医学科学性阐述,推动中医药产品、技术和服务的全球应用;依托国内外中医药机构成立中医药重大装备研究院,吸引国内外人才专家进行合作。
近期,《“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发布,其中对多个中医药发展指标给出了明确的指引,相信到2025年,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将得到明显增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政策和体系将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振兴发展将取得积极成效,推动中医药更好地“走出去”普惠四方。
-----------------------------------
相关文章>>以岭药业为中国—东盟合作注入中医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