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菜“热市场”的背后
2023
年
06
月
15
日
2023
年
05
月
24
日
【文/本刊记者 唐琪】随着中国出境游重启,“直奔东南亚”的话题热度居高不下。能来一趟东南亚之旅,感受那绝佳的异域风景与美食,让无数中国游客为之向往。然而,对于那些没法“说走就走”的人来说,想要跟潮还有其他办法吗?
当然,“舌尖之旅”亦或是最佳解法。时下,趁着东南亚旅游热潮掀起,东南亚菜赚足了流量,正成为中国餐饮市场中的“香饽饽”。但,“热市场”之下,作为小众菜系的东南亚菜要冲出重围真的有那么容易吗?面对新风口,东南亚菜还有什么新方式摆盘上桌?
日渐火热的东南亚菜
说起东南亚菜,各位食客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是那酸辣鲜香的冬阴功汤,还是清淡爽口的越南河粉,又或是风味浓郁的肉骨茶?
走上中国街头,最为常见的东南亚菜有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等菜系。这些菜系虽风味不同,但整体的口感都偏于辛辣酸甜,且会大量使用各种香料,满足了很多中国食客对香辣口味的追求,因此在中国广受欢迎。
近年来,东南亚菜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势态可谓迅猛。从数量上看,东南亚餐厅数量呈增长趋势。赢商大数据显示,2021年,泰餐整体的开关店比在1以上,即整体开店数量大于关店数量。从城市布局上看,东南亚菜正加速“落户”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在美团发布的《数读亚洲美食》中,从北京、广州、杭州、成都4大热门城市的亚洲美食数据来看,越南餐、马来西亚餐、新加坡餐等风味餐厅名列前茅。
另外,从美团美食发布的《2022五一“食”力消费洞察》还能看到,2022 年五一期间,“异国料理”增长迅猛,不论是一线城市,还是下沉市场,增速普遍高达30%以上,成为少数还在快速增长的品类。其中,泰国菜的搜索量同期增长了 303%,位居各异域料理品类的第一名。
为更好了解东南亚菜在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本刊于4 月 4 日发起了一份《关于东南亚菜的问卷调查》(以下简称《问卷》)。数据显示,在 243 位受访者中,吃过东南亚菜的人占比达 83%,其中以越南菜(49%)、新加坡菜(49%)和泰国菜(46%)居多。另外,在问及选择东南亚菜的原因时,味道和旅游是两个影响最大的因素,占比分别为 66%和 51%。
上海海洋大学的研究生雒同学表示,“我平时周末有空就会和同学一起去吃东南亚菜,因为这类酸辣甜的味道很合我们中国人的胃口,另外上海的东南亚餐厅还是挺多的,所以我们一般都是到店里吃,但若是在节假日,排队候餐的人还是很多的。”
来自广州的廖先生在采访中说:“之前去马来西亚旅游的时候,就觉得马来西亚菜很好吃。近年来广州的东南亚餐厅越来越多,不用出国就能吃到,店铺装修也很有特色。但不管怎样,味道还是最重要的,很多高评分的东南亚餐厅都很火爆,排队也是常有的事。”
“热市场”的背后
东南亚菜的火热,并非一蹴而就。因为很早以前,东南亚菜就已凭借着自身优势,开始布局中国市场。
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表示,早些年泰国菜等东南亚菜系以“新奇”成功进入中国市场,之后东南亚旅游发展的带动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东南亚菜。
1995年,广州蕉叶成立,标志着以泰国菜为首的东南亚连锁餐厅正式开到中国。随后,东南亚风味成为一股新潮,越来越多东南亚餐厅开始在中国兴业。
不过,像东南亚菜这样的小众菜系也门类颇多,为何偏偏东南亚菜能冲出重围,与日餐、韩餐长期占领中国异域美食市场的TOP3 呢?
首先,找准市场定位是关键。在东南亚菜初入市场的“试水期”,东南亚风味与“中国胃”还在磨合,因此东南亚餐厅多以集各国口味之所长为主,市场定位较为模糊。但在驻足多年后,现今的东南亚餐厅不仅对菜系的划分更为明确,而且还在不断打开细分领域新风口。
如今,中国的东南亚餐厅已细分为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等餐厅,各大餐厅均以本国的菜系为主打,并在菜品、味道、装修、服务上不断精细化,以求在激烈的市场上争夺自己的优势赛道。
其次,打造特色是优势。随着消费者群体日益年轻化,对美食的探索需求不断增多,东南亚餐厅还在逐渐开拓新品类以迎合市场。如 2015 年来到成都的集渔泰式海鲜火锅,结合成都火锅优势与泰式风味的热度,打造了海鲜类食材细分火锅品类,迅速霸占成都餐饮热门榜,成为成都火锅市场热度第一的品牌。
此外,文化元素成动力。从《问卷》的数据中还可发现,除了味道优势与旅游的带动外,影视文化的影响占比达到了 31%,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如此前长期位居中国各大社交平台热搜榜第一的热播剧《小娘惹》,带火了娘惹文化与娘惹菜,让马来西亚美食火速出圈,娘惹糕、娘惹面、番薯焖猪肉等让无数中国网友表示“馋哭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热市场”让东南亚菜“香气四溢”的同时,如何保持恒温,持续发热更是东南亚餐饮产业应该考量的问题。例如,从《问卷》中可以看出,81%的受访者对价格等因素较为敏感,但考虑到制作成本和供应链短板,东南亚菜整体价格还是较高。再者,东南亚餐厅的布局区域性较强,很多城市还未有东南亚餐厅,说明市场空间仍然尚待开拓。
扬帆“蓝海”
整体看来,东南亚菜还处在市场的高速增长期,既有市场的热度,也不乏尚待开拓的空间,的确是一片“蓝海”。
随着中国出境游重启,各种关于东南亚旅游的话题再次频繁登上热搜榜,东南亚美食在抖音、小红书、微博平台上的热度也一路攀升,既有出国切身体验美食的分享,也有推荐国内特色餐厅的精美推文,东南亚菜成为了多数人跟潮的最佳方式。
不仅市场热度有增无减,作为当下餐饮、食品企业焦点的预制菜,也正为东南亚菜的发展再添一份利好。百度与京东联合发布的《2022 年6.18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显示,预制菜成交额同比增长203%,2022 年京东6•18数据显示:95后在预制菜上的成交额同比增长95.8%。
而东南亚菜涉及的主要食材,如海鲜、鸡肉、米饭等,目前都已有相对成熟的预制菜制作方案,一些包括冬阴功汤调料包在内的东南亚菜料理包的热销,也让市场看到了将东南亚菜开发为预制菜的广阔空间。
此外,数字化技术为餐饮业注入新动能后,东南亚菜行业的决策和分析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从而更准确地把控市场信息。通过数字化技术助力,东南亚菜线上平台和外卖服务将得以优化,与实体店经营形成互补,将更好地迎合餐饮潮流趋势和消费者诉求。
市场有热度,发展有深度,机遇有广度,在这片新“蓝海”面前,东南亚菜正扬帆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