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下创新:广西绣球原来还可以这么做
2023
年
06
月
20
日
2023
年
06
月
12
日
上巳日(三月三),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砣。男女目成,则女受砣而男婚已定。”
——宋《岭外代答》
阳春三月万物苏,又是一年三月三。在这个草长莺飞的时节,壮乡儿女迎来了自己的传统节日,每到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做好五色糯米饭,在盛大的“壮乡歌海”中,各族人民一边对歌一边互抛绣球共庆佳节。
时至今日,绣球已不再只是男女间的定情信物,它成为了传递爱情、亲情、友情的民族文化使者,在一针一线的交织中,在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中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古之飞砣 今之绣囊
“绣球当捡你不捡,空留两手捡忧愁;山中只见藤缠树,世上哪见树缠藤。”20世纪60年代,电影《刘三姐》在中国家喻户晓。片中,壮族砍柴女一边吟唱山歌,一边深情款款地将绣球抛给心上人阿牛的场景,是几代人难以割舍的情怀,也是大部分人对于绣球最初的想象。
只不过,绣球浪漫的前身却源于战争的血色。绣球,史称“飞砣”,是古代一种抵抗外敌的兵器,由青铜制成、那绘制在广西崇左市宁明县(左江)的花山壁画上的“飞砣”,就是现在绣球的雏形。
到唐代,随着生活水平和文化娱乐意识的提高,人们开始用棉布、麻布为材料制成球形,并手工刺绣上一些吉祥图案,当时称之为“布刺”。唐朝诗人柳宗元被贬至柳州时,看到当地壮族青年男女互相投掷“布刺”,曾用诗句“男女分行戏打球”来描述这一景象。宋、元以后,歌圩开始成为文化娱乐与男女恋爱的场所,抛绣球游戏也开始在歌圩上出现。
从元、明、清到民国时期,壮族人民把棉花籽、谷粟、谷壳和豆类等农作物用绣花布囊成球状,上下端分别系有彩带和红坠,当地人称之为“彩球”“绣笼”和“绣花球”。绣球内填放的谷物种子有着“五谷丰登”之意;同时,绣球作为青年男女的定情之物,也喻示着爱情像粮食一样丰收。
一双妙手“绣”出文化情怀
在“绣球之乡”广西百色靖西市的旧州老街上,随处可见颜色丰富、图案斑斓的手工绣球临街摆放,旧州的绣球已从原先壮家青年男女的定情信物变为当地民众脱贫致富的一项产业。
“我曾想过做一个大绣球,上面可以绣民间故事神话,可以绣小蝌蚪找妈妈,或者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片球瓣,什么都可以绣。”从事手工行业已有10余年的林芳芳说。起初,林芳芳并不是只做绣球,还会设计制作民族服饰、包包、布偶等文创产品,并且开设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工作室,近几年,林芳芳开始关注非遗文化,两次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习班并以优异成绩毕业。
如今的传统绣球基本上还是沿用旧样式,在外形、颜色、图案上几乎没有改变。虽然也有一些设计者对绣球做了创新设计,但都因为技术不成熟、资金不足等各种原因,最终不能应用于规模生产,再加上现代化、外来文化的冲击,绣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日渐式微。
然而,总有这么一些人,默默地在广西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发光发热,函雨柔工作室的绣球制作手艺人林芳芳就是其中一位。
“我们这个绣球可以讲很多东西。”半个小时前,她手中绣球不过是一缕细带,几经针线,棉花入锦,布带环环相扣间,香味在手中缱绻,改良版绣球形神初具。“传统的绣球香料放久了就没有味道,也不容拆换,但这个改良的不一样,它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味道随时更换,很像文化,包容且开放。”
制作一个传统绣球对普通人来说,难度太大了,于是林芳芳就想着对绣球进行改良。“如果只是单纯推广传统绣球,年轻人不容易接受,所以我想做一些创新的东西,让大家都可以参与制作。”从买绣球到参与制作绣球,让更多人从中了解广西传统文化,对林芳芳来说,这才是传承的意义。
和林芳芳一起开工作室的还有张月梅,该工作室集文创产品定制、非遗知识普及和体验为一体,在设计理念、制作技艺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大胆将壮锦纹饰、扎染等非遗元素与绣球结合。就这样,两人一起将改良版的布艺绣球带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带进了校园,目前,已成为不少学校学生的研学项目。
“传统绣球对于新手来说一天都完成不了,而改良版的绣球适应大众需求,两三个小时就可以做出来了。”张月梅说:“我们想着既然要传承,可以先从简单的入手,等到大家真的想学了,再教传统的绣球制作。”
传统的绣球必须是全手工制作,技术要求高、制作时间长。传统绣球底色一般为红、黄、绿三种,摸起来较硬,瓣片边缘镶绣金边,瓣上的图案遵循“上飞禽,下走兽,中间为字样”的规律,瓣内的填充物由木糠木屑代替原先的谷物,这样才不易受潮;而改良版的布艺绣球内部填充丝棉,捏起时软糯有弹性,所用的布料图案可以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纹样,也可以是有弹性的普通布料。
可以说,正是有了这些手艺人的改良创新,非遗传承得以再拓新路。在广西,还有许多像林芳芳和张月梅一样的手艺人,他们既守护着传统文化,又竭力赋予文化新生。
Tips:改良版布艺绣球制作步骤
所需材料:适量的填充棉、一块尺寸37cm×6cm的布条、流苏吊坠、中国结、4 颗纽扣。
1. 将长 37cm 的布条预留 1cm 进行两端缝合,剩下 36cm 平均分成 12 等份即 12 片叶瓣,并做好标注线,每小格即 3cm×6cm;
2. 将布条上下对折,根据标注线依次缝合得到12 等份的“小口袋”,每一份都塞上填充棉,大小尽量均匀饱满,塞完后用线封口;
3. 以 3 等份叶瓣为一组进行缝合,使其形成一个“品”字,缝合好后分别缝上两颗纽扣和一个中国结作为装饰;
4. 将每组叶瓣叶尖对叶尖缝合,整体呈圆形;缝合好后用纽扣进行装饰,最后缝上流苏。
古今不变的浪漫主义
声名在外的壮族绣球成为了广西的文化符号。广西成立50周年大庆的吉祥物“桂娃”就是以壮族绣球为设计元素,此外,国庆游行的彩车、上海世博会,还有每年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等重大节庆活动上,都有绣球的身影。
2022年初秋,一场名为“投绣球”的比赛在桂林拉开了序幕。将绣球投入约10米高的铁环,以及数米外一名运动员身上的背篓中——这是广西第十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壮族民众最为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并作为民族体育项目被列入广西中考科目。
从20世纪80年代初,广西少数民族体育工作者在中越边境壮族聚居区挖掘整理出“抛绣球”这个项目,到1986年广西正式设立“抛绣球”比赛;2007年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其定为正式竞技比赛项目,绣球也带着“友谊、和平、祝福和吉祥”文化内涵且具有壮族特色的运动属性,在跨时代背景下完成了教体融合的新突破。
“绣球演变到现在不单只是男女之间的定情信物,它可以代表爱情也可以代表亲情和友情,它已成为维系关系的一件礼物、一个祝福,甚至是一项体育运动。”林芳芳说。
时代赋予文化新生,充满活力的文创与情怀下的体育传承是绣球文化内涵不断迸发的想象,也是壮乡人经年不变的浪漫主义。而林芳芳的浪漫主义,或许就是在岁月的长河里,坚守着一份手艺人对非遗传承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