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战略力降对外依赖 世界的繁荣离不开中国 ——专访泰国法政大学阿顺诗•帕尼察叁副教授
2022
年
01
月
11
日
2021
年
04
月
22
日
中国经济问题研究专家、泰国法政大学经济学院阿顺诗•帕尼察叁副教授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五年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前不久,中国审议通过“十四五(2021-2025年)”规划,也可定义为“经济稳定规划”。此次,中国追求的更多是稳定发展,尤其是从技术安全、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三方面推动经济稳定发展,而不是单纯追求经济高增速。
以科技自立自强支撑新发展格局
阿顺诗副教授分析说,中国经济政策的制定要“稳”,因新冠疫情冲击、中美贸易争端等外部风险升温,这可能阻碍长期发展。为此,中国将更多地依赖内需,减少对外依赖,尤其是核心技术。
过去,依赖国外技术是中国科技业的软肋,同时还伴随着风险,例如,半导体等关键核心技术瓶颈,这一体会更为深刻。中国从中汲取教训,将更注重基础技术研发,通过制定《中国标准2035》,提出了到2035年成为全球技术领导者的目标。
技术安全方面,在“十四五”规划中,除了研发支出将年增7%之外,中国瞄准7大前沿领域,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包括:1、新一代人工智能;2、量子信息;3、脑科学与类脑研究;4、集成电路;5、基因与生物技术;6、临床医学与健康;7、深空深地深海和极地探测。
“中国将加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基础前沿和高技术研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一旦取得成功,中国将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引领世界科技潮流。”阿顺诗副教授说。
中国经济“双循环”时代开启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中国对食品和健康安全的关注度大幅提升,并持续出台一系列扶持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包括进一步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即使部分农产品生产成本高于进口,但仍选择依靠自己的力量养活14亿人口,让“中国饭碗”更“瓷实”。保障国内粮食安全,不论发生什么,中国都无需惧怕外部环境的压力,并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新冠疫情危机和国外压力升温,倒逼中国更加注重经济运行求“稳”,科技自立自强,国内经济更加强劲,国民收入提高,新一代中产阶级消费崛起,人数增至6亿人,掀起新的消费浪潮。但并不是中国从此对外关上了大门,相反,中国的国门只会越开越大,将从最大出口国变成最大进口国。中国拥有巨大的消费群体,通过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拉动经济增长,对各国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为此,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打比方说,泰国旅游收入高度依赖中国游客,每年泰国接待中国游客达1000万人次。”阿顺诗副教授说。
综上所述,为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抓住中国机遇,如何调整成为泰国当下面临的巨大挑战,同时学会分散风险,实现经济平衡发展,而不是对中国过度依赖带来风险。
中国经济跨越式增长,无疑不给竞争对手或包括泰国在内的制造商带来压力,但无需过于担忧,应该将压力转变为动力,能更好实现自我调整,从中国经济新格局中寻找机遇,尤其是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不可忽视,例如,泰国旅游业要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深挖更注重健康旅游的高端游客群体;以及老年旅游也是最具潜力的蓝海市场,称为“银发经济”。
此外,泰国在中国高度重视的清洁能源方面也存在无限的合作空间,这与泰国BCG经济新模式(包括生物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相契合。如果泰中两国持续保持良好关系,泰国可在多个潜力领域与中国经济新格局寻求对接,深化合作实现双方互利共赢。”阿顺诗副教授补充说。